努力把雄安新区建成协调发展示范区
协调发展示范区是雄安新区的一个重要功能定位。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把雄安新区建设成为协调发展示范区,对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把雄安新区建成协调发展示范区意义重大
建设协调发展示范区是尊重城市建设规律,有效解决北京“大城市病”问题的关键一招。作为首都的北京,在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人口过度膨胀、雾霾天气频现、交通日益拥堵、房价持续高涨、资源环境承载力严重不足等“大城市病”也越发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降低北京人口密度,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
“大城市病”本质上体现的是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不协调。“大城市病”,不仅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也是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从国际经验看,解决“大城市病”问题基本都用“跳出去”建新城的办法。因此,充分尊重城市建设规律,注重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核心规划建设雄安新区,必将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推动北京朝着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迈进。
建设协调发展示范区是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缩小京津冀发展落差的重要举措。京津冀虽地理相近,但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尤其是在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方面落差较大。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关键是逐渐缩小河北与北京、天津的发展差距。规划建设雄安新区,就是解决京津冀发展不平衡问题的点睛之笔。通过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以雄安新区建设这个“点”带动河北这个“面”,可以加快提升河北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水平,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合作共赢,在促进三省市协调发展、共同发展上探索新路子。这对于解决其他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建设协调发展示范区是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打造京津冀经济发展新增长极的现实选择。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创举。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不仅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作出了举足轻重的历史性贡献,更重要的是这两个重要战略支点,辐射带动了整个珠三角和长三角,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比较我国南北区域发展现状,不难看出我国南北差距明显,京津冀区域存在经济总规模不足、城市结构布局不合理、河北城市化水平和质量较低等短板。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把雄安新区建设成为协调发展示范区,不仅可以撑起京津冀的腹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而且必将带动我国北方区域的改革开放,对打造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
把雄安新区建成协调发展示范区的发力点
建设协调发展示范区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雄安新区要发挥对冀中南乃至整个河北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强化区域协调发展。一是要加强雄安新区与京津的协同发展。坚持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紧紧围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核心任务,重点打造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根据战略定位和产业优先发展方向,明确雄安新区与北京中心城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在功能上的分工,实现错位发展;创新合作模式与利益分享机制,在有力有序有效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进程中实现区域良性互动。二是要加强新区与周边区域的统筹发展。注重规划衔接,完善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交通体系、新型城镇化、土地利用等专项规划体系,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根据雄安新区及其周边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未来发展潜力,科学合理分工,调整优化空间布局,实现新区和周边地区的协调发展、融合发展。三是要加强新区与张北地区的协调发展。对河北来讲,雄安新区和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推进建设的张北地区,一南一北,成为河北发展的两翼。要协调两翼发展,通过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发展高端高新产业,把雄安新区打造成为带动河北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源;通过抢抓张家口与北京联合举办筹办2022年冬奥会、建设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等机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打造以冰雪旅游、装备制造、产业服务为一体的冰雪产业链,积极承接教育、培训、医疗、健康养老等公共服务功能转移,把张北地区打造成为冀北发展新高地。四是要加强新区与全省的联动发展。针对不同区域和主体,建立灵活多样的联动机制,加强各地与雄安新区的深度对接。根据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以及新区建设规划要求,各地应对发展规划进行相应调整,不断完善。要充分发挥雄安新区对冀中南乃至整个河北的辐射带动作用,放大政策红利,提升河北产业层次、创新能力、公共服务水平,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向更高层次迈进。
促进产业协调发展。产业协调发展是建设协调发展示范区的必要条件。要以雄安新区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培育新动能为契机,有效改变京津冀产业梯度差过大、产业关联度不高、产业同构度较高的产业发展不协调的局面。一是积极吸纳和集聚北京疏解出的教育资源、科研资源、创新资源,通过集聚科研院所和发展高端高新产业,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创业载体、京津冀协同创新重要平台,吸引高新技术企业集聚。二是以雄安新区建设作为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耦合点,充分发挥京津技术研发力量强、资金雄厚的优势和河北人力资源丰富、腹地广阔、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加强区域产业互动,整合产业链条,积极引导区域产业梯度转移,以大带小、以强带弱,进而实现整个区域产业竞争实力不断提升。三是要发挥雄安新区对冀中南乃至整个河北产业转型升级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坚决化解过剩产能,加强增量产能准入管理,促进存量产能调整优化,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推动河北走出一条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新路。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河北与北京、天津公共服务水平落差大,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建设优质公共设施,创建城市管理新样板”,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的七个方面重点任务之一。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准确把握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总体要求,建设协调发展示范区,一方面要借鉴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经验,根据新区建设需要,向中央申请相关支持政策。在专项规划实施、重大项目布局和资金安排上,比如交通、生态、水利、能源、公共服务等重大项目要积极争取中央支持;另一方面要着眼在公共服务水平上对标北京,在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加强与北京的对接合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实现与北京同城化待遇,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及与之相配套的部分优质公共服务功能,加快补齐河北公共服务短板。特别是要科学设置管理机构,整合行政资源,建立精简、高效、统一的新区管理机构,赋予新区充分管理权限,提高服务效率,配套优质服务资源,增强新区的吸引力和承载力,让新区成为吸引人才和产业聚集的巨大“磁石”。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雄安新区地处京津冀大气环境和水环境敏感地区,紧邻“华北之肾”白洋淀,新区开发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有度有序利用自然,调整优化空间结构,严格划定开发边界和生态红线,实现两线合一,高标准高质量组织编制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确保新区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兼顾,城市规模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合理确定新区建设规模,完善生态功能,突出“科技、生态、宜居、智能”发展方向,创造优良人居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要通过统筹推进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探索人口密集地区绿色发展、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的经验,为京津冀及其他区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提供示范。
copyright © 中国纪念币收藏协会 京ICP备0906634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117号